寶寶拉肚子了,很多家長以為這時候腸胃需要休息,只能喝點白米粥。
經常有寶媽這樣跟我說:寶寶拉肚子都喝一個星期的白米粥了,也瘦了好幾斤,怎麼還不好?
言下之意好像是:為了寶寶腹瀉早點好,都沒有喂別的食物,只給白米粥,不是應該好的更快?
腹瀉=消化能力下降≠只能喝白粥
腹瀉期間會丟失大量的電解液、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等,不合理飲食只會加重內耗,延長腹瀉時間,腹瀉只喝白米粥,營養不足,導致體重短期內快速下降,對疾病恢復并沒有幫助。
而且米粥是高碳水化合物,只喝米粥可能導致腸道發酵產酸過多,從而對恢復起反作用。
那麼,到底腹瀉期間怎麼吃呢?
我這里總結了腹瀉飲食的三大原則:
1、補液,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
2、少量多餐;
3、清淡易消化,吃熟不吃生,吃熱不吃冷。
按這原則去吃就不會錯!具體能不能吃,吃多少,吃什麼,是要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決定的。
只要沒有“一吃就吐”或者“喝水都吐”,那麼都需要進食。
一、普通腹瀉
若是輕度腹瀉,沒有到脫水程度,精神尚可,能正常玩耍,食欲良好,基本不用改變之前的飲食結構,只是要把食物做的更加清淡、軟爛和細膩。
平時吃的蛋羹、魚肉、瘦肉、南瓜、土豆、山藥、胡蘿卜、香蕉、蔬菜等等都是可以吃的。
奶正常喝,只要有拉水,就需要喝補鹽液。
二、嚴重腹瀉
若1~2小時拉一次水樣便,伴頻繁嘔吐,精神不佳,就屬於嚴重腹瀉了。
這時候需要禁食5~6小時(不禁水),可小口頻繁喂補鹽液,奶稀釋一倍喝,待好轉後繼續喂輔食,由少到多,從稀到稠。
若是沒有好轉且有脫水跡象,需去醫院接受靜脈補液。
若是嘔吐次數少,大多時候能接受進食,可少量多餐嘗試喂,分次少量進食以減輕胃部反應。
只要不嘔吐,腸胃能耐受時,米粥、爛面、肉泥、番茄、胡蘿卜、南瓜、蘋果、香蕉等都可以吃。
若是吐了至少吐後半小時內不能喂東西吃。
添加按米粥~米粥加蘋果泥(或香蕉泥)~米粥加根莖類蔬菜~米粥加葉類蔬菜~米粥加蔬菜加肉類這樣的順序逐漸過渡。
病毒性腸炎一般都繼發乳糖不耐受,需服用乳糖酶(也可以喝無乳糖奶粉,但是新奶粉有可能引起不適,服乳糖酶更合理)。
若是對蛋白過敏,需服用氨基酸水解配方粉,這種奶粉相當於把蛋白質消化成了小分子,減輕了消化壓力,服用好轉後三天左右,再慢慢換回普通奶粉。(本站精選,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王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