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0-1歲寶寶常見疾病有哪些 4種常見病介紹

  新生兒黃疸

  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事實上,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無關大礙,它會自己消退或經過簡單治療即可。但是,在極少數情況下,有些新生兒黃疸也可能會很嚴重。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媽育兒集錦,精致育兒資訊不容錯過

0-1歲寶寶常見疾病 寶寶常見疾病有哪些 夏季寶寶常見疾病

  如果寶寶出生後你們很快就出院了,寶寶也許會在家中出現黃疸,你可能就是第一個發現新生兒黃疸癥狀的人。

  請參考下面的方法判斷是否是新生兒黃疸:

  把寶寶帶到有充足自然光線或日光燈(熒光燈、白熾燈)的屋子里,如果寶寶的皮膚挺白的,用你的手指輕輕地按壓寶寶的前額、鼻子或胸部,仔細觀察當你放開手指時按壓處的皮膚是否顯黃色。如果寶寶的膚色偏暗,那就檢查他的眼白(鞏膜)是否黃染。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問題。生後頭一周出現的黃疸,應不是大家常提及的母乳性黃疸,在排除溶血等病理因素後,加強喂養最為主要–鼓勵母乳喂養,而不應停止母乳喂養。在母乳喂養同時,評估嬰兒體重下降的程度。若未及出生體重的7%,堅持母乳喂養,接受日光照射或光療,茵梔黃口服液輔助治療。

  新生兒黃疸包括母乳喂養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母乳喂養性黃疸是因早期喂養不足,排便少,致膽紅素積於體內,造成皮膚黃疸。多於生後5-7天始逐漸消退。母乳性黃疸從生後幾天開始,可持續2-3個月。個別嚴重者,可暫停母乳。只要黃疸不重,不需治療,既不影響生長,也不影響疫苗接種

  不要認為新生兒出現黃疸就一定應該停止母乳喂養,換成配方粉;更不能認為配方粉在嬰兒早期可預防黃疸、利於體重增長。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原因是生後紅細胞破壞增多(因胎兒期處於高紅細胞水平)、肝臟功能不成熟、腸道排泄慢等原因所致。照光、增加喂養都會有效。

  對新生兒黃疸,光療是最安全的治療。白光(包括太陽光)、藍光照在皮膚上可通過皮膚將引起黃疸的膽紅素結構變性,阻止膽紅素進入大腦,避免因高膽紅素可能造成的腦損傷。光療不會給孩子帶來風險,僅光療後一段時間皮膚稍黑而已。增加喂養是增加經腸道膽紅素的排泄量。兩者協同效果更好。

0-1歲寶寶常見疾病 寶寶常見疾病有哪些 夏季寶寶常見疾病

  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分為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糞、乳汁)和感染性肺炎(宮內感染和出生後感染)。

  新生兒得肺炎不像嬰幼兒肺炎有明顯的咳嗽及呼吸困難,尤其早產兒得肺炎後很少有咳嗽,除了氣急、萎靡、少哭、拒哺之外,還有口吐白色泡沫,口周三角發青、 呻吟及點頭呼吸。

  判斷是否患了肺炎最簡單的辦法有兩種:

  1、數呼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規劃(ARI)方案所定:當小於兩個月的嬰兒,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大於或等於60次,可視為呼吸增快;如果數兩個1分鐘均大於(或等於)60次可確定此患兒呼吸增快;

  2、觀察胸凹陷:小於兩個月的嬰兒吸氣時可見到胸壁下端明顯向內凹陷。稱之為胸凹陷。是由於患肺炎時,孩子需要比平時更用力吸氣,才可完成氣體交換所致。如新生兒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顯胸凹陷,就可診斷為重度肺炎,必須住院治療。

  國際上介紹最簡單的方法是數呼吸的次數,當新生兒每分鐘呼吸超過60次時就有可能得了肺炎(也可能比肺炎還嚴重),應馬上送醫院診治。胎糞吸入性肺炎與宮內感染性肺炎比一般肺炎更嚴重,治療更棘手。凡新生兒肺炎均需住院治療。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

  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呼吸情況。體位:要注意經常變換體位,取頭高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二、室內空氣要新鮮,太悶太熱對肺炎患兒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變稠,呼吸更為困難。室內的濕度也要適宜,火爐上應放上水盆,地上應經常灑些水,使室內空氣不要太干燥。可以的話,放置加濕器也好。新生兒室內溫度應在20℃~24℃為宜,相對濕度維持在60%,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對流,以防受涼。

0-1歲寶寶常見疾病 寶寶常見疾病有哪些 夏季寶寶常見疾病

  三、新生兒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應注意補充足夠的液體和熱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輸葡萄糖液。還可以買袋裝的葡萄糖粉沖水給他喝。(葡萄糖是治療低血糖時用的,不能喝太多,要在醫生指導下喝,原則上多大都不應該喝葡萄糖水,最好給寶寶喝白開水,但當小兒在患病、拒食時,體質極度衰弱,為保證小兒基礎代謝熱量的需要,短時喂以葡萄糖,是可取的,有時靜脈輸給葡萄糖,就是這個道理。)如喂奶時患兒口鼻周圍出現青紫、嗆咳,應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穩定後,喂奶也應少量多次。

  四、患兒因發熱、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較多,要多喂水,這樣也可以使咽喉部濕潤,使稠痰變稀,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以到醫院做痰液霧化。

  五、由於吃奶時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應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寶寶鼻腔內有無干痂,如有可用棉簽蘸水後輕輕取出,以解決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暢。

  鵝口瘡

  它由一種霉菌引起的,多由於乳頭、手指及皮膚感染,尤其是奶嘴污染。

  癥狀表現為出生後不久在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點狀或片狀膜,很像奶凝塊,在牙齦及頰粘膜上,容易刮去,可能會影響哺乳。

  寶寶出生後,媽媽(如果是母乳喂養)或寶寶服用抗生素都可能引發鵝口瘡。這是因為抗生素殺死了存在於寶寶口腔粘膜上的有益菌,而這些有益菌能抑制酵母菌的過度生長。

  有時媽媽和寶寶會發生交叉感染:如果你正在進行母乳喂養,你的寶寶可能會把鵝口瘡傳染給你,引起疼痛的乳頭酵母菌感染需要醫生治療。同樣,媽媽服用抗生素也可能導致乳頭酵母菌感染,再通過哺乳傳染給寶寶。不過,寶寶雖然感染了鵝口瘡,不一定會傳染給媽媽,有乳頭酵母菌感染的媽媽也不一定都會傳染給寶寶。

  治療方法:可用紗布蘸茶水輕輕揩去白膜,涂以1比10萬制霉菌素甘油或1%龍膽紫溶液,效果較好。口腔粘膜千萬不可挑破,以免細菌侵入,造成局部化膿,引起敗血癥。

  預防方法:母親喂乳前,要洗凈乳頭或喂奶用品,奶嘴要煮沸消毒。

文章取自網路:孕媽咪點點讚-育兒教養平台 » 0-1歲寶寶常見疾病有哪些 4種常見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