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人坐月子,雞蛋一定是少不了的。媽媽幫上有些媽媽甚至說自己月子里被逼著一天吃幾十個雞蛋。可是,這樣真的好嗎?雞蛋到底該怎麼吃呢?
雞蛋確實很有營養
雞蛋是一種非常棒的營養品,它能夠提供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以及鈣、鐵、鎂、鋅等十八種氨基酸。
通常情況下,一只中等大小的雞蛋同50克瘦肉相比,雞蛋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均高於瘦肉的含量。
因此,雞蛋便成為了坐月子期間新媽媽恢復身體和滿足哺乳需求的重要良品。
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雞蛋雖然對產後媽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雞蛋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如果每天吃太多雞蛋,不僅難以吸收蛋白質,還影響其他營養的補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蛋白質中毒綜合征”。
蛋白質過多,在腸道中會發生異常分解,產生大量氨、羥、酚、吲哚等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使人出現頭暈目眩、四肢乏力、腹部脹悶等癥狀。
另外,會影響新媽媽營養的全面吸收與消化。如果單純過多進食雞蛋,會嚴重影響新媽媽的胃口,進而影響到其他食物的攝取,不利於身體對多種營養的全面吸收。
最後,蛋黃膽固醇含量太高,過量攝入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反而害了媽媽。
雞蛋的正確吃法
新媽媽要掌握正確的吃雞蛋的方法,才能使雞蛋的營養價值發揮到最佳的功效。
雞蛋的數量:月子期間,新媽媽每天攝入100克左右的蛋白質既可以滿足營養的需求。因此,新媽媽每天進食3到4顆雞蛋即可。
生雞蛋不可以吃,難消化且易受細菌感染;不要煮得過老,否則蛋白質結構緊密而不易消化;油炸雞蛋最好不要吃,因為高溫會使蛋白質變質。
月子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1、 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新媽媽在產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給新生的小寶寶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新媽媽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喝湯是個最好的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的好辦法。
2、以流食或半流食開始。
新媽媽產後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胃腸道功能難免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進行剖宮產的新媽媽,麻醉過後,胃腸道的蠕動需要慢慢地恢復。因此,產後的頭一個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湯面及各種湯等。
3、清淡適宜,易消化。
月子里的飲食應清淡適宜。無論是各種湯或是其他食物,都要盡量清淡,循序漸進。切忌大魚大肉,盲目進補。食鹽少放為宜,但并不是不放或過少。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蔥、姜、蒜、花椒粉等多種性偏溫的調味料則有利於血行,有利於淤血的排除體外。
4、少吃多餐
孕期時脹大的子宮對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壓迫,產後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所以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則,既保證營養,又不增加胃腸負擔,讓身體慢慢恢復。
5、葷素搭配,營養豐富。
多吃含鈣、鐵食物,新鮮的肉類、魚類、海藻類、蔬菜和水果,哪樣也不能少。
從營養角度來看,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及數量不同,而人體的養則是多方面的,過於偏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一般人提倡月子里大吃雞、魚、蛋,忽視其他食物的攝入。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類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營養素外,一般多有纖維素,促進消化,防止便秘。因此,葷素搭配,營養才豐富。
6、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產後宜溫不宜涼,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則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體康復的過程中,有許多濁液(惡露)需要排除體外,產傷也有淤血停留,生冷的食物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影響惡露的排出。還會使胃腸功能失調,出現腹瀉等。但可以把一些從冰箱中取出的瓜果,可以先放在溫水中,待水果溫熱後切片食用。
7、 切忌盲目進補
盲目地進食補藥和補品,如人參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幫助身體恢復,而且還有可能使新媽媽出現便秘、牙齦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癥狀。要考慮新媽媽的身體狀況,以及季節的差異性、環境的變化等等。
(責任編輯: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