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露類型:
紅色惡露
產後第一周,惡露的量較多,顏色鮮紅,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稱為紅色惡露。血性惡露持續三到四天,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漿性惡露
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漿液惡露持續十天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惡露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三周以內,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使惡露變得黏稠,色澤較白,所以稱為白色惡露。白色惡露持續三周干凈。
惡露不盡危害:
一、產後惡露不凈有可能導致局部和全身感染,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
二、惡露不凈還易誘發晚期產後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產婦的生命。
三、剖宮產所導致的產後惡露不凈還容易引起切口感染裂開或愈合不良,甚至需要切除子宮。
中醫辯證:
產後傷其經血,虛損不足,不能收攝,或惡血不盡,則好血難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 ——《胎產心法》
一、氣虛:素體氣虛,正氣不足,復因分娩失血耗氣,或產後操勞過早,勞倦傷脾,氣虛下陷,沖任失固,不能攝血,以致惡露不絕。
二、血熱:素體陰虛,復因產時失血,陰液耗損,陰虛生內熱,或產後過食辛熱溫燥之品,或感受熱邪,或肝郁化熱,熱擾沖任,迫血下行,導致惡露不凈。
三、血瘀:產後胞脈空虛,寒邪乘虛入胞,血為寒凝;或因七情所傷,血為氣滯;或因產留瘀,胞衣胎膜殘留為瘀,瘀血內阻,新血難安,不得歸經,以致惡露不凈。
中醫治療:
傳統中醫對於產後惡露不凈之癥早有研究,對於產後惡露不凈的治療即應以補虛和祛瘀為主要原則,補虛以補益氣血為主,祛瘀當配合理氣藥,取氣行則血行之意。
偏方治療:
偏方一、藕汁100克,白糖20克。先將鮮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備用,再將白糖兌人藕汁中,冷飲之。本方適用於血熱所致產後惡露不盡。
偏方二、仙鶴草、益母草各30克,紅糖10克。先將二草濃煎、去渣、取濾液,入紅糖於濾液中,煮1–2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本方可用於血瘀之惡露不盡。
偏方三、人參10克,凈烏骨雞1只,精鹽少許。將人參浸軟切片,裝人雞腹,放入砂鍋內,加鹽、隔水燉至雞爛熟,食肉飲湯,日2–3次。本方適用於產後氣虛之惡露不盡。
99藥劑師溫馨提示:產後未滿50天絕對禁止房事,產後惡露不盡患者要注意陰道衛生。
(責任編輯:實習劉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