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產婦月子餐的“宜”與“忌”

  月子餐要針對產婦的不同階段來滿足產婦的不同需求,分為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1~2周)排凈惡露、愈合傷口(排凈各種代謝廢物及瘀血等,使分娩過程中造成的撕裂損傷愈合)。

  2、第二階段(3~4周)修復組織、調理臟器(修復懷孕期間承受巨大壓力的各個組織器官)。

  3、第三階段(5~6周)增強體質、滋補元氣(調整人體內環境、增強體質,使機體盡量恢復到健康狀態)。

  4、第四階段(7~8周)健體修身、美容養顏(進一步調整產後的健康狀況,凈化機體、增強免疫力)。

  同時還要根據個體差異、南北口味等,做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產婦月子餐的“宜”與“忌”

  產後宜多喝湯

  對。產後應多補充水分。不過,新媽媽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在產後前兩三天的漲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的。你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湯不要過咸。提醒:油湯最好要少喝,湯中的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會增加,新生兒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備,奶中過多的脂肪有可能會使寶寶拉肚子

  產後不能喝水

  錯。多喝水,是加強排毒一定要做到的功課,人體所有的生化反應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當然廢物的排出也必須透過水溶液才能有效排除,因此當人體水分喝得少的時候,代謝廢物無法完全清除,所以積存在體內會有毒害身體細胞的影響。所以要在產後,一定要多增加水分的攝取。

  產後應忌生冷

  對。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婦由於分娩消耗大量體力,分娩後體內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新生兒和胎盤的娩出,都使得產婦代謝降低,體質大多從內熱到虛寒。因此,中醫主張產後宜溫,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冷菜、涼拌菜等,從冰箱里拿出的來水果和菜最好溫熱過再吃。

  提醒:一些涼拌的菜未經高溫消毒,新媽媽產後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一些寒性的水果,如西瓜、梨等不宜多食,對於某些脾胃虛弱者,可能引起拉肚子。當然,在夏季可以少量食用,注意量不宜多。

  產後不能吃蔬菜水果

  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有些人以產後宜溫為由,認為蔬菜大多為涼性的,產後應多吃葷菜、雞蛋補充體力,不吃或少吃蔬菜。其實,大多蔬菜只要經過適當的燒煮,性味不一定是寒性的。且蔬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新媽媽的精神恢復是大有好處的。蔬菜中的水分和纖維素,水果中的果膠對防止產後便秘也是有利的。所以產後仍應多吃蔬菜,適當地吃水果。在天氣炎熱的夏天,適量地吃水果還能防止中暑。

  提醒:對於體質較虛的人來說,宜少吃苦瓜、枸杞菜、蘿卜纓、芹菜等過於涼性的的菜肴。

  產後忌吃辛辣溫燥食物

  對。因為辛辣溫燥食物可助內熱,而使產婦虛火上升,有可能會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癥狀,也可能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飲食宜清淡,尤其在產後5~7天之內,應以軟飯、蛋湯等為主,不要吃過於油膩和麻辣的食物,例如特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溫燥食物和調味香料。

  產後要大補

  這種觀點是危險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適當地補充人體所缺的營養品或是中藥是有利於身體的平衡健康的,而不適當或過量的補充反而有害身體。產後如果惡露排出不暢,下腹隱痛的人,可以吃一些紅糖,或是益母草煲湯,或是產復康之類的中藥。如果沒有這類情況,也可不吃,有些體質特別熱的產婦,反正可能因吃了這類活血排淤的食物或藥物,引起產後出血特別增加或是便秘的情況。

  提醒:小心補傷!如果家中有進補的習慣,想將桂圓、黃芪、黨參、當歸等補血補氣的中藥煲入湯中也是可以的,但最好等產後惡露排出後,或顏色不再是鮮紅色後再吃,否則可能引起活血,增加產後出血,俗稱補傷。因為桂圓中含有抑制子宮收縮的物質,不利於產後子宮的收縮恢復,不利於產後淤血的排出。

  最安全的補法是因人而異,進食中藥或藥食同源的補品最好是去看看中醫,等中醫切脈後再定進補的方案。

(責任編輯:實習劉素瓊)

文章取自網路:孕媽咪點點讚-育兒教養平台 » 產婦月子餐的“宜”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