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女性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那麼產後吃什麼比較好呢?坐月子有什麼禁忌嗎?
產後吃什麼比較好
坐月子的過程中子宮需要恢復,胎盤剝離之後的創面也需要恢復,產婦進補主要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產後第一周
第一周是產後新媽媽排惡露的黃金時期,同時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余的水分,也會在此時排出。因此,第一周暫時不要吃得太補,以免惡露排不干凈。可以吃一些以豬肝為主的葷食,豬肝能夠補肝明目、補益氣血。瘦肉、動物的肝和血以及菠菜含鐵較多,多吃可有助於補血。
2、第二階段是產後第二周
第二周惡露量減少,顏色變淡。產後腰酸背痛的癥狀這時候要及時緩解,建議食用麻油腰花減輕腰酸背痛的不適。每餐吃些新鮮蔬菜,特別是紅色蔬菜如:紅蘿卜、莧菜等。
3、第三階段是產後三四周
產後第三周時惡露大已排盡,這時候就是大力進補補氣血的時機。而進補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雞。雞肉能夠補益五臟、養血補脾、強脾胃、補腎、助陽補虛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這時可以開始吃催奶食物了。湯水是催乳的良藥,孕婦可以多喝點木瓜鯽魚湯、花生豬手湯等。
產婦不要吃什麼
1、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產婦不能吃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并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後對嬰兒也不利。
2、油炸食品少吃
產婦一定不要吃油炸食品。因為淀粉類的食品經過油炸後產生了丙烯酰胺,而且溫度越高,產生的丙烯酰胺越多,而丙烯酰胺對人體大腦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3、寒涼生冷也盡量不要吃
產婦產後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於氣血恢復。若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於氣血的充實,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并且不利於惡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坐月子要注意什麼
1、洗頭、洗澡後要馬上吹干或注意保暖,適度的清潔對親子雙方都有好處。
2、建議產婦不要在不良天氣環境時出門,尤其是冬季。夏天想要使用冷氣、電風扇,要保持室內溫度26~28度,而且風口不可對著產婦。
3、為了預防產後感染,坐月子期間應該經常清洗私處,保持外陰清潔,及時更換干凈的會陰墊或衛生巾和內衣,以預防感染。
(責任編輯:王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