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所在的一個孕媽媽群里,有幾個4月份要待產的媽媽聊得甚為熱鬧,為自己即將面臨的分娩,又是開心,又是害怕,幾多忐忑,幾多難安……
想來也是,十月懷胎,總算到了“一朝分娩”的時刻,是不是很多孕媽媽都開始莫名的緊張、焦慮,甚至是害怕?
即便是我生小寶的時候,雖然也知道剖腹產手術的流程、也明白需要配合什麼、注意什麼,也有生大寶的經驗,但是在剖腹產的前一天晚上,依舊是各種的睡不好;剖腹產的當天,也很是緊張,當然對比當年生大寶的狀態,還多了興奮的期待之情。
在孕晚期,孕媽媽的各種不適、不安的狀態,其實真的是可以理解的。
大腹便便、行動遲緩,睡眠中翻身艱難,而且尿頻,這使孕媽媽無法長時間睡眠,從而造成睡眠不足,給身體帶來嚴重的負擔。而越到預產期臨近,還要擔心半夜會不會“破水”,會不會“見紅”等情況,更是亞歷山大。
在這種情況下,孕媽媽感到“心情不太好”、“煩躁不安”也是正常的狀態啊!
可是如果孕媽媽處在焦慮狀態下,不僅對自己的生產過程不好,就是胎寶寶,也能夠敏銳的感覺到媽媽的情緒變化,從而也會影響到他對於即將要見到媽媽的快樂心情哦!
那么孕媽媽產前應該如何正確的調適自己的心理呢?
1、提前做好分娩準備
孕媽媽可以在預產期前一個月,通過醫生或書本來了解有關分娩的知識,做好心理準備。
每天做2、3次呼吸和放松練習,每次20分鐘,最好伴有音樂,做時要發揮想象,想象自己擁抱著寶寶的幸福;想象寶寶來到媽媽懷里的快樂等等,讓自己徹底放松下來。
紐約的一項研究跟蹤了129名高危孕婦—她們都因為患有各種慢性疾病或者是曾經多次流產而被認為非常容易早產或者是生育低體重兒。
跟蹤發現,那些悲觀的、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壓力的孕媽媽最終早產或者是生育低體重兒的比例比樂觀的孕媽媽要高得多。
醫學家們解釋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樂觀的人通常的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他們的免疫能力會比較強,而這些都對生育健康的寶寶大有幫助。
所以,讓自己以快樂、堅強、樂觀的態度面對分娩,相信胎寶寶也感受得到哦!
2、提前學習分娩技巧
作為孕媽媽,應了解分娩期間怎樣能有所作為,掌握一些有助於產程進展、緩解分娩疼痛的技巧。對分娩的理解越透,準備越充分,信心越足,順利分娩的可能越大。
預產期前2周,孕媽媽每天可能會感到有幾次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經過臥床休息,宮縮就會很快消失。
這段時間,孕媽媽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為分娩準備充足的體力;還可以練習一些到時候可以讓自己感覺更舒服的方法(比如呼吸法)等。
臨產前,孕媽媽盡量保持心情的穩定,一旦宮縮開始,應堅定信心,相信自己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會安全、順利地分娩。
還有,不要盲目相信從別人那里聽到的關於分娩的故事,要知道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準備不一樣、心情不一樣,生產的過程自然不一樣,而能夠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分娩故事,多加了一些不尋常的色彩,例如分娩時間長、例如順轉剖等等,它們除了會讓自己更加緊張之外,真的沒有任何益處。既然不尋常,肯定不常見,所以不如多和自己的孕檢醫生交流來的真實、可信,更適合自己。
3、學會正確傾訴煩惱
傾訴,本就是女人最擅長做的事情,而在孕期,孕媽媽更需要學會傾訴。
通過傾訴,值得信賴的人可以幫助孕媽媽分擔心中的不安,從而減輕孕媽媽的不安情緒。而在這個階段,最適合傾訴的人,莫過於準爸爸了。
夫妻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總希望對方能猜中自己的心思。但是,懷孕是準爸爸根本無法體會的經歷。所以,如果孕媽媽不說,準爸爸很難知道孕媽媽的真實感受和需求。只要夫妻間能夠正常的、正確的溝通,相信很多準爸爸們其實都很樂意為孕媽媽服務的。
另外,孕媽媽可以通過傾訴,整理思緒、分析問題,最終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打消心中的不安。
有一項對9000名孕媽媽的調查表明,大約有10%的人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孕期抑郁症。要知道,孕期抑郁和產後抑郁同樣讓媽媽痛不欲生。
但是孕期抑郁症更不容易難查明,這是因為它的很多症狀,比如嗜睡、食欲的突然增加或者減少等很容易被各種懷孕反應所掩蓋。
如果孕期的抑郁情緒得不到及時調整,就很容易增加產後抑郁症的幾率。所以,如果孕媽媽感覺到情緒不對,應該及時向準爸爸、自己親密的朋友傾訴,或者是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胎寶寶是神奇的,從孕媽媽的孕14周開始就伴隨著自己“大腦邊緣系統”的形成而開始進行著對這個世界微妙的體察。
因此孕媽媽在孕期的情緒,對於寶寶的一生都將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
專家指出:有心理準備的孕婦與沒有心理準備的孕婦相比,前者的妊娠生活較後者更為愉快、順利、平和。同時,她們的妊娠反應輕,孕期中并發症較少,胎兒健康成長在優良的環境中,分娩時也較順利。
所以孕期雖然是一個快樂而辛苦的過程,但孕媽媽一定要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