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室雙胞胎視為不吉利
古人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按現在的時間觀念,如果生出了一對雙胞胎,那肯定是先出世的為長子。不過古時候確立長幼有兩種標準,一種是先出生者為兄、後出生者為弟,就是按照先後順序;另一種是後出生者為兄、先出生者為弟,雖然最後出生但是說明是最先受胎。這樣一來就會顯得很復雜,單胞胎就沒有這種問題。
中國古代的皇帝加起來差不多五百位,如果說連一對雙胞胎都沒有,顯然不符合常理,可是在歷史上找不到任何雙胞胎皇子的記錄。這只能說明一點,雙胞胎的記錄被刻意抹去了,這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和現代人不一樣,古人非常不喜歡雙生子,認為雙生兒克父,如果有嬪妃生了雙胞胎,御醫會把比較脆弱的拿一個殺死,皇帝和史官也都會保持沉默。
對於皇帝來說,殺死自己的兒子總比兒子克父要好,畢竟自己的性命比兒子的命要金貴。皇帝不喜歡雙胞胎或許有另一種可能,不容易辨別身份,假設一對雙胞胎的其中一個當了皇帝,剩下的那一個想要謀朝篡位就很簡單了。任何事物只要跟權力惹上關系都會變質,雙生子只是其中的悲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