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禍首之一:壓力
職業女性在工作中長期壓力過大導致了精神緊張,從而使內分泌紊亂,改變了月經的規律。
溫馨小貼士:緩解精神壓力,可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每周進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鐘。
多食用一些有減壓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
罪魁禍首之二:貪涼
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經期要防寒避濕,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注意保暖。
不妨在食譜中添加大蔥、豆類、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醋、醬、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調料及燉牛肉、雞肉高湯,都對這種情況引起的月經不調有一定作用。
罪魁禍首之三:電磁波
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微波爐、無繩電話、吸塵器……阿云的生活被電器所包圍。但阿云的“好朋友”卻不像這些電器一樣聽她指揮,而是時多時少,襲擊的時間也沒有規律,令阿云很是煩惱。
各種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于人體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壞影響,導致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在手機上裝個免持聽筒對話器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當然,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
少用微波爐,冰箱不宜放在臥室里。講究電器的科學使用,盡量避免多種電器同時開啟使用,持續使用時間不可過長,次數不宜過頻。
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喝些綠茶,都能有效預防和減輕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罪魁禍首之四:便秘
便秘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後,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復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生充血,并失去彈性。若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發生腰痛、月經紊亂。
溫馨小貼士:甜蜜藥方:取麻油、蜂蜜各一匙,攪拌後服用,可滋潤腸胃、促進腸胃蠕動。
每日早起空腹喝一碗或兩碗熱菜湯,對治便秘有顯著療效。
杜仲茶是便秘者的上好飲品,可解除便秘、減少脂肪。每天早晚或飯後喝檸檬汁,能增進腸胃消化,減肥并有軟便功效。
核桃、酸奶、青梅干都是潤腸通便的零食;少食用咖啡和多吃香蕉也能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但過量食用會弄巧成拙。
罪魁禍首之五:濫用藥
濫用或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閉經,這可能是藥物抑制和傷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導致了機體功能障礙。
溫馨小貼士:良好的自身免疫力會幫助你抵抗輕微的小病。
不要隨便給抗生素“升級”。一旦用了高級的抗生素,再用低級的就不起作用了,因為病菌對其已產生了耐受力。因此,用藥應詢問醫生,“升級”要慎重。
罪魁禍首之六:蹦迪
噪聲會導致女性機能紊亂,對月經和生育能力均有不良影響。
溫馨小貼士:盡量選擇清靜的地方聚會,減少對噪聲的接觸。可以縮短每次光顧迪吧的時間,或在自己家中開party。
罪魁禍首之七: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從而干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不調。每天吸煙1包以上的女性,月經不調者是不吸煙婦女的3倍。
溫馨小貼士: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果斷地戒煙。
適量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減輕吸煙對身體的危害,可服用一些藥片,或多吃橘子、橙子、獼猴桃等水果。
對癥調養5種月經不調
雖然我們親昵地稱之為“好朋友”,但這位好友經常鬧脾氣,諸如長期不來,或者來了不走等各種問題。應對不同類型的月經不調癥狀,我們有不同的調理方法:
1、血運不暢型
經血顏色暗沉,感覺黏稠,有時有血塊,經血量多,經期7天或以上。
記住這些:最好不用衛生棉條。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不要久坐,要多走路,促進骨盆的血液循環。建議喝些姜黃茶或用玫瑰花、紅花、山楂泡茶飲。
2、怕冷型
一到經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覺,痛經嚴重,月經通常都遲來,經期持續7天以上。
記住這些: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內衣或厚襪子。經期在後腰或腹部貼一個暖寶貼。平常可以每天泡腳驅除寒氣。建議喝一點肉桂茶。
3、壓力過大型
經期前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或厭食、便秘或腹瀉反復交替,會長痘痘,會腹脹或腹痛。
記住這些:經期可以聽音樂或喝花草茶來安撫情緒。每天起床後,做些簡單的伸展操。建議喝茉莉花茶或薄荷茶。
4、貧血型
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很稀,經期很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經常會拖到四十天以上。經常覺得全身無力。
記住這些:不工作時少用眼睛,每晚12 點前睡。平時可以吃一些動物肝臟或菠菜、大棗、瘦肉等補血食物。建議喝紅棗茶或枸杞茶。
5、虛弱型
一到經期,腳就會浮腫,容易疲勞,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經血量有時多有時少,呈兩極化。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肥胖。
記住這些:三餐要規律,多吃容易消化、營養均衡的食物。因為腸胃不好,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建議喝杜仲茶、高麗參茶。
(若有身體不適,建議立即就醫,與醫師當面討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