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辣麼大,學步寶寶想“走”著去看看。
當寶寶開始晃晃悠悠邁出第一步時,爸爸媽媽是既期待又緊張。其中很多爸爸媽媽為了推進寶寶學步的進程,多管齊下,做了很多輔助性工作。
然而,細數一下我們卻發現,其中不少方法是錯誤的。
寶寶學步階段,這6個坑,你都完美避開了嗎?
1、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很多爸爸媽媽都以為學步車是個好東西,將寶寶往車子里一放,腳尖輕輕一點地,就可以滿地跑了。從未感受過的自由與速度,會讓寶寶玩得開心,爸爸媽媽看到寶寶這麼開心,自然會覺得這玩意兒非常好。
但是認真做過功課的媽媽都知道,學步車已經被眾多專業的兒科醫生拎出來“批判過”。
因為:
▪ 學步車將寶寶固定在車內,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煉的機會,不利於寶寶的大動作發育。研究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獨自行走的時間都比較晚。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
▪ 用學步車的寶寶,對危險沒有太大的意識,更不懂如何控制車子,所以隨時都有可能往危險的地方沖過去,增加了意外傷害的風險。嬰兒因學步車而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包括手指夾傷、擦傷、劃傷、燙傷和意外中毒等。
▪ 過早或長期給寶寶使用學步車,還有可能導致寶寶走路步態異常,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
說了這麼多,媽媽都應該知道了,學步車真的不適合寶寶!如果你的購物清單上有“學步車”這一項,趕緊劃掉吧!
2、用學步帶
不用學步車,那麼用學步帶是否可以呢?
非也!
寶寶學走路的過程,是不斷發展平衡感的過程。如果經常使用學步帶,寶寶的平衡感會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反而會推遲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
學步帶還會使寶寶養成向前傾、腳尖踮地的走路姿勢。
此外,學步帶綁在寶寶的胸部,容易對寶寶的胸部產生壓迫,會影響呼吸,降低肺功能。
其實,學步帶只能給大人帶來一些方便、省些功夫,對寶寶真的沒有什麼益處,建議媽媽最好不要給寶寶用學步帶。
3、過早讓寶寶學走路
還有些媽媽,把“寶寶走路早”視為寶寶聰明、發育好的表現,於是在寶寶還沒有出現學走路的跡象時,就開始早早地訓練寶寶學走路了。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節奏,只要ta的身體準備好,自然就會開始學走路。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過早讓寶寶學站、學走,會使寶寶的脊柱、下肢難以承受全身的重量,久而久之,寶寶可能會因此出現“O”形腿或“X”形腿等異常現象。
4、扶著寶寶的腋下走
絕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曾經試過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走路,殊不知一不下心就踏入誤區了。
因為,爸爸媽媽主動扶著寶寶走,實際上寶寶只是在被動地配合我們大人的動作,或許ta的身體也許還沒有準備好。此外,由大人扶著走,大人當寶寶的“拐杖”,寶寶依靠的是大人的力量,寶寶腰部、腿部的綜合力量、身體協調性和平衡性沒有得到最佳的鍛煉,以後走路往往更容易摔跤。
5、過早給寶寶穿鞋子
那麼,寶寶開始學走路就穿鞋子,這樣做對不對呢?
其實寶寶學步過程中,光腳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能讓寶寶的足底直接和地面接觸,有利於寶寶足部靈敏性的發展,讓寶寶更快地找到平衡和協調的感覺。還能鍛煉足底肌肉和韌帶的發育,促進足弓的形成。
如果擔心寶寶的腳被異物扎傷,那就要求媽媽們提前清理好地面上的“障礙物”,為寶寶創立一個安全的環境。
到寶寶完全走穩以後,我們才需要給ta穿鞋子。
前面提到的都是誤區,肯定有不少媽媽心生疑惑:這麼說來,寶寶學走路,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咯!
其實不是的!
想要寶寶走得好,走得穩,我們要做的、能做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重要。
1、提前幫助寶寶打好基礎
動作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寶寶在床上學會趴著抬頭以後,才會逐漸地學會翻身、會爬、會坐、會站、會走。整個過程中,如果媽媽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玩各種輔助大動作發育的小游戲,那麼寶寶的肢體動作會發育得更好,為接下來的學走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