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成了媽媽們的大問題
“二胎”政策放開以來,不少媽媽都有了再懷一個的計劃。問題來了,“我懷第一胎的時候就便秘,現在懷二胎,情況更嚴重了,怎麼辦?”
“生”之前便秘 每個媽媽原因都不同
有的準媽媽懷孕後,為了寶寶的營養就吃得特精細,結果便秘就來了;有些準媽媽懷孕後能不動就不動,唯恐顛簸了孩子,如果還有點出血什麼的,更可能在床上一躺幾個月,這樣的也很難不便秘;還有的媽媽在懷孕後,排便時憋氣用力一概都不敢,唯恐影響寶寶導致流產,結果便便越發出不來。
在排便的過程中,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很多。比如我們吃得太精細,都是葷食或者精細糕點,這些食物消化後留下的渣滓比較少,便便量就不足,腸道當然不會及時做出反應。再比如靜坐不動的人腸蠕動就容易減慢,久而久之形成便秘;至於排便時都不敢用力,雖然不推薦大家排便時猛憋氣,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如此以免血壓升高引發意外,可要是一點都不用力、腹壓完全沒變化,這便便也不是那麼容易出來的。
“比較讓人頭痛的是,女性在孕期用藥要謹慎。比如瀉藥,孕期女性是要慎用的,一方面是要擔心藥物本身是否會對胎兒帶來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如果‘瀉’得太厲害,也不排除增加早產風險的可能。
“生完”還便秘 這得關注下盆底了
更讓媽媽們頭痛的是:為什麼我生完了,便秘還沒好呢?這原因就更復雜了。
首先,有些女性已經出現慢性便秘,即便已經生完了,排便障礙也不是轉眼就消失無蹤的。不過,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有些女性分娩後的便秘,還可能和盆底損傷有關。盆底損傷和分娩次數有關。分娩次數越多,就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盆底損傷。這一點上,二胎媽媽的風險可能會更高於頭胎產婦。
此外,如果在產後大笑或者咳嗽,就開始漏尿,這其實就是產後盆底損傷引起的尿失禁問題,但產後的便秘也可能與此有關。其實,如果女性出現盆底功能障礙,引起了盆腔器官脫垂,便秘和尿失禁一樣,都是常見癥狀,在中老年女性中并不少見。
當然,還有少數女性可能反其道而行之,由於盆底肌功能障礙,她們沒有出現便秘,但卻經常出現肛門瘙癢,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排便失禁。只是由於這個問題比起尿失禁,頻率要低很多,所以尚未引起很多人的重視。
(責任編輯:劉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