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的情況,雖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寶寶的皮膚、黏膜和鞏膜等會發黃,但是如果寶寶的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這就不算什麼問題,等過段時間寶寶自己就能恢復正常,可如果孕婦在孕期的時候有這三種壞習慣的話,那是會讓寶寶的生理性黃疸轉變成病理性黃疸,所以孕婦如果有這三個壞習慣一定要及時改正。
一、無肉不歡,喜歡吃肥甘厚味
現在不像從前,以前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肉,現在只要想吃肉隨時都能吃,這也讓很多人成了肉食主義者,幾乎頓頓要吃肉,養成了無肉不歡的習慣。肉類食物雖然可以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是如果吃太多了所以一味地只吃肉還不吃菜的話會讓身體內積聚太多的濕熱,這對於有身孕的女人來說就會造成大人和胎兒體內都有濕熱,這也就導致胎兒出生後容易出現黃疸癥狀。
二、口味太重,鹽糖辣食不忌口
女人懷孕以後,口味會有所改變,而且有句老話說:酸兒辣女,在以前封建迷信的時候有些家庭就會慫恿孕婦多吃些酸的或者辣的以希望得到男寶寶或者女寶寶。雖然現在的人不會被這種迷信思想所誤導,并且對於孕婦的飲食都以清淡為主,可是清淡吃多了難免會想要吃些重口味的東西。
重口味的食物會使得孕婦的腸胃受到刺激,本身大部分女人懷孕後都會有便秘的情況,沒能及時排便使得毒素殘留在體內,而如今再吃多重口味的食物使得本身就蠕動緩慢的腸胃變得更慢,這就增加了胎毒的風險。也就很容易讓寶寶出生後患上病理性黃疸。
三、不重視孕期產檢
孕期產檢能夠及時讓家人知道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所以孕期產檢一定要堅持去做,在前期一個月去一次,可能有時候孕婦會忘記所以孕婦最好在手機弄上備忘錄提醒自己,到了孕晚期可能產檢就更加頻繁了,一周就要去一次了,可這個時候孕婦腹部隆起行動不便,這就會讓孕婦產生惰性,更加懶得去做產檢,但這個時候的產檢比早期的產檢更加有必要,所以家人最好能夠陪同孕婦一起去做產檢,這樣既督促孕婦做產檢也讓孕婦更有動力去醫院做產檢。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最大的也是肉眼最能直接觀察到的區別是出現時間的早晚,病理性黃疸在寶寶出生24小時後就會發生,而生理性黃疸則要生後2-3天才會出現,所以如果你家的寶寶在生完24小時之後皮膚、黏膜、鞏膜就開始發黃,并且發展速度很快家長就要及時將寶寶送到醫院去就診。如果寶寶是生理性的黃疸家長就不用太過擔心,雖然在最開始出現的一兩天寶寶皮膚會發黃得厲害,但是只要過個四五天這個癥狀就會消退了。(本站精選,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