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媽咪注意 胎兒求救發出的8大信號

胎兒缺氧的表現 胎兒有危險的癥狀 胎兒不健康的癥狀

   注意這8大信號,可能是胎寶寶在求救

  信號1:胎動改變

  潛在危險:胎兒缺氧

  有過數胎動的準媽咪們都知道,寶寶胎動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在一天之中,胎動有兩個活躍高峰,一次是在上午7-9點,一次是在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其他時間,尤其是清晨,胎動相對較少。大致的規律是每小時不少於3-5次,每12小時胎動約在30-40次以上。

  當肚子里的寶寶胎動動作變大,次數變多,胎動低於10次/12小時或超過40次/12小時,則極有可能是寶寶在宮內處於缺氧的狀態,準媽咪需要及時就醫。

  信號2:陰道出血

  潛在危險:宮外孕先兆流產胎盤早剝

  懷孕期間,見紅并不是一件好事。很明顯的,幾乎所有的先兆流產出現的第一癥狀都是陰道出血。所以,當孕媽咪出現出血癥狀,一定要記清楚出血的量和顏色,將癥狀及時告知一聲,并到醫院進行B超檢查確定胎兒著床位置,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胎藥物,并臥床休息,如出血停止,說明胎兒能夠保住。

  信號3:全身瘙癢

  潛在危險: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曾經有一位孕媽咪,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皮膚撓癢癢,她一直以為是因為皮膚干燥所引起,到最後撓出血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屬於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這一病癥主要是孕婦全身瘙癢,尤其是在腹部和掌、趾部,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瘙癢,一旦確診會引起胎兒窒息、早產、死胎、孕婦產後大出血。

  信號4:腹痛

  潛在危險:先兆流產、宮外孕

  女性在懷孕之後,由於肚子不斷膨大,子宮會對內臟產生一定的擠壓,所以孕媽咪在孕期的時候出現輕微腹痛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腹部的疼痛是突如其來的劇烈疼痛,甚至出現痙攣,同時伴隨著陰道出血,這很有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預警,準媽咪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貽誤治療良機。

  危險信號5:子宮增長過緩

  潛在危險:宮底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這是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信號。

  很多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胎盤與血管因素、母親營養及母體妊娠合并癥或妊娠并發癥有關。孕婦的體重從孕13周起至足月,體重以平均每周增加350克的速度增長。從孕13-28周期,孕婦體重的增加是以自身重量增加為主,孕28周後則以胎兒的體重增加為主。孕28周後,如產前檢查發現孕婦的宮高低於該孕周宮高的第10百分位數,就有胎兒發育遲緩的可能。

  最後要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宮底高度測量和B超檢查的結果來綜合判斷并確診。如確診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合理的治療。

  如屬於孕早期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體重、身長、頭徑均相稱,各器官的尺寸都減小,一般無有效的治療措施,這種胎兒出生後有神經發育障礙。如因孕中期的不良因素所致,胎兒的身長,頭徑與孕周相符但體重偏輕,如不治療,這樣的胎兒出生時常伴有低血糖。孕28-36周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期,每周增長150-200克,此期間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最佳治療期。而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tips: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孕婦應采取以下措施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發生:

  1、妊娠合并癥的患者,應盡早到醫院檢查,不適宜妊娠者,盡量在孕早期終止妊娠。

  2、孕婦應保持精神放松。

  3、加強營養,合理飲食搭配,特別是保證高蛋白食物的攝入。

  4、減少大運動量活動,如果上班太遠太累應注意休息,減少體力消耗。

  5、懷孕早期,避免與有毒有害物的接觸:如輻射、寵物等。

  6、盡量不服藥,如果用藥也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危險信號6:羊水量

  潛在危險:胎兒病變

  羊水是維系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胎兒病變的警訊。一旦經檢查發現羊水量異常,孕婦需提高警覺。

  羊水的功用,除了撐開子宮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自由活動空間外,還包括子宮遭受外力沖擊時的緩沖、維持溫度穩定,陣痛時借著水囊傳導壓力從而協助擴張子宮頸等。因此,羊水被視為胎兒的“生命之水”。

  羊水主要是由孕婦子宮里胎盤組織滲透液及胎兒的尿液所形成,并在懷孕十周時開始出現,之後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足月時正常的羊水量約為800~1000毫升,如果羊水量多至1500毫升甚至2000毫升以上,就稱為羊水過多癥。胎兒會喝羊水,羊水過多有可能意味著胎兒無法吞咽羊水、尿液制造增加或是胃腸阻塞。另外,羊水過多還可能預示著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等方面的異常;如果羊水少於400毫升則稱之為羊水過少癥,可能顯示胎兒腎臟或肺部發育不完整。

  危險信號7:臨產提前

  潛在危險:早產

  懷孕中晚期,如果出現腹部脹痛、破水,或者陰道見紅,子宮強烈收縮并引起下墜感,肚子明顯變硬,這些是早產的跡象。如果孕婦在妊娠滿28周到不滿孕37周間分娩,我們就稱為早產。導致早產的常見原因有:

  孕婦合并急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重度營養不良和性傳播性疾病。

  孕婦患有生殖道畸形或合并子宮肌瘤。

  雙胎妊娠、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前置胎盤等因素,容易誘發早產。

  早產兒因未成熟,出生後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呼吸窘迫、顱內出血、低血糖等,因此,死亡率遠高於足月兒。據統計,除去致死性畸形,75%以上圍產兒死亡與早產有關。早產兒即使存活,未來的身心發育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準媽媽要定期作產前檢查,對可能引起早產的因素給予充分重視,盡量避免早產的發生。

  如未到足月,已經出現不規則子宮收縮或少量陰道流血,醫生會指導孕婦用藥以抑制宮縮,盡可能使妊娠繼續維持。如宮縮變規則,且經醫生檢查發現宮頸管張開,此時早產已不可避免,醫生會采取措施來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危險信號8:預產期超過兩周仍不分娩

  潛在危險:胎兒缺氧死亡、難產

  若平時月經周期規則,妊娠達到或超過42周(即超過預產期2周),醫學上就稱為過期妊娠,其發生率約為8-10%。

  妊娠過期,胎盤有兩種變化。一種是胎盤老化而出現退行性改變,使胎盤絨毛間隙血流量明顯下降,形成梗塞,進一步使血流量減少,供應胎兒氧和營養物質減少,使胎兒不再繼續生長,羊水減少,容易缺氧或死亡;另一種是胎盤功能正常,過期妊娠的胎兒繼續長大,在分娩時因胎兒過大,胎頭過硬,可造成難產。

  因此,過期妊娠的圍產兒死亡率明顯增高。

  孕婦在接近預產期時應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如果超過預產期仍未出現宮縮,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此時進行胎盤功能檢查和胎兒狀況的檢查,對於制定處理方案是很必要的。如超過預產期10天仍未分娩,則應住院引產。確診為過期妊娠,且胎兒大、顱骨較硬、羊水較少,尤其是對於有其他妊娠并發癥者,醫生可能會建議以剖宮產的辦法來終止妊娠。

(責任編輯:廖露)

文章取自網路:孕媽咪點點讚-育兒教養平台 » 媽咪注意 胎兒求救發出的8大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