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洗澡既能保持身體清潔,又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於恢復體內。若條件不允許,可以每天用水擦一次澡。妊娠期間一定要天天清洗外陰,保持清潔,預防感染。
一般正常的育齡女性,陰道內分泌的糖原在陰道桿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乳酸,而使陰道內保持一定的酸度,防止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懷孕之後,尤其是妊娠後期,子宮頸逐漸變短,陰道對致病菌的抵抗力減弱,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孕媽媽洗澡最好淋浴,切忌盆浴和浴池,或者到公共浴池內洗池浴,以免臟水進入陰道,子宮腔內,引起感染或早產,影響母子安危。
外令,在洗澡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滑倒。由於孕婦身體笨重,身體重心不斷改變,穩定性不好,浴池的地面又滑,稍不注意容易滑倒,一旦滑倒,後果不堪設想,流產、早產都又可能發生,所以要特別小心。
孕婦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尤其是冬季,不能洗時間太長。研究發現,孕媽媽在39℃熱水中洗浴15分鐘或在41℃水中洗浴10分鐘,體內溫度就會隨之升高至39℃。這樣的溫度會影響到胎兒腦細胞的正常發育,而且會將分裂中的細胞殺死,引起胎兒畸形。若孕婦經常用高於40℃水溫的熱水洗澡,還可能損傷胎兒關節或導致肌肉組織萎縮。另外,熱水浴和桑拿產生的高溫會損害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同時,關閉門窗的浴室內霧氣騰騰,空氣中含氧量較低,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內,會引起諸多不適。
因此,孕媽媽在洗澡時,要注意水溫不可過高,一般不超過38℃,洗浴時間也不能太長,一般不宜超過10分鐘。(本站精選,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