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相愛容易,相守難,婚姻是不是真的是愛情的墳墓?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可是婚姻卻夾雜了太多東西:產後抑郁(不只女人抑郁,男人也會)、婆媳矛盾、育兒困惑、巨大的經濟壓力……我們都是普通人,頂著讓人崩潰的壓力,很少有人能夠泰然自若地解決好一切問題而不出岔子,很多小夫妻就是在一次次難關面前怯了場,互相怨懟,最終把愛情埋葬在了婚姻里。完美無缺的伴侶根本不存在,只有齊心協力,兩個人相扶相攜,有時候雙方各退一步,為了對方做出一些改變,也許就能度過生活里的重重難關,提升夫妻雙方的幸福感。
有了小情人,就忘了大情人?
都說孩子是爸爸媽媽上輩子的“小情人”,孩子確實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精彩了,可孩子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我們經常圍著孩子轉,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跟老公/老婆親近了。
一位男士抱怨:“自從有了寶寶,我就成了家里地位最低的那個人,老婆現在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寶寶,每天一睜開眼就圍著兒子轉。我每天起早貪黑上班賺錢就是為了照顧我兒子,還換不來我老婆的正眼相待,郁悶!”
同樣地,閨蜜也會說起有娃以後老公的各種漫不經心:“現在他已經變成女兒奴了,好像我是第三者一樣”,“你們的老公已經很不錯了,我老公壓根不記得情人節這回事”……
在我們還知道抱怨時,說明心里還是渴望和對方更加親密,怕就怕我們忽視對方的抱怨,不在意對方的需求,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山盟海誓變成了柴米油鹽和家長里短,生活的瑣碎遲早會把兩個人的愛情消磨殆盡。
都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很多人做了父母,卻忘記了怎麼去做夫妻,忘了怎麼去愛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忘了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努力去經營的。我們說一切為了孩子,如果真的愛孩子,更應該做恩愛的夫妻給孩子做出愛的表率啊!孩子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父母的,相反,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家,但當看到恩愛的父母,內心也會明亮、溫暖、自信。
平淡是真,但激情應該被創造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曾經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他認為愛情有三個組成部分:親密、激情、承諾。已經結了婚的人,親密和承諾都有了,過了熱戀期,最擔心“激情”這個要素越來越少。盡管我刷碗你拖地,我帶娃你賺錢養家,平淡是真,簡單是福,然而時不時創造些“激情”能讓伴侶之間的愛意升溫。
心理學家艾伯斯坦做了一系列關於親密關系的研究,發現有幾個辦法可以創造激情:
(1)靠近彼此
心理學家艾伯斯坦做過實驗:雙方相隔1.5米,對視,每隔10秒鐘,就更靠近一點,在沒有觸碰的情況下盡量靠近,這個實驗的結果是,雙方常常會以接吻結束。
(2)肢體觸碰
輕輕抱住對方,兩個人呼吸保持一致的頻率,心里會產生更溫暖的感覺,即使沒有更進一步也會讓兩個人更親密。
(3)找個刺激
壓抑的感覺常常會抑制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伴侶一起做新鮮又刺激的事情的時候,會拉進彼此間的距離。一起看一次恐怖電影,換一個你們XXOO時從來沒用過的姿勢,做一件你們想做而沒做的事情,可能都會讓你們更親密。
(4)示弱
心理學家研究說明,當人們身處在對方脆弱無助時,更容易產生愛戀的感覺,所以,向對方示弱吧,時不時跟對方賣個萌撒個嬌,讓自己看起來“可憐”一點,會讓對方內心柔軟一些。
(5)環境造勢
很多夫妻其實并不是重視氣氛的作用,昏暗的燈光、柔美的輕音樂會讓氣氛變得越來越曖昧,而這些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參考網站:媽媽幫)
(責任編輯: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