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人們將產後一個月稱為“坐月子”,但實際上,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并未得到完全的復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那麼坐月子需要注意什麼呢?
注意一:休息
順產後坐著或站著的時候傷口(即下體)會疼痛(大概持續十多天),而且老人家說坐月子期間一定要臥床休息,就算不想睡也得躺著,所以挺辛苦,挺無聊的。 更痛苦的是大便,坐廁是肯定要的,蹲廁就加廁所板(懷孕後期就需要了,大著肚子蹲在廁所很辛苦)。我曾經因為忍受不了痛,便秘了一段時間。一度要用開塞露和痔瘡膏(雖然我沒有痔瘡)來減輕痛楚。所以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只要是正氣的蔬菜水果都不怕吃。因為坐月吃好多補的東西,加上傷口痛,很容易便秘。我媽還說很多女人生完寶寶後有痔瘡,就是這個原因。
注意二:腰部護理
產後除了傷口痛,腰也很痛,所以喂奶姿勢很重要,一定要在腰部墊枕頭。而且要堅持補鈣,孕婦奶粉和鈣片都要繼續吃。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洗澡和洗頭問題,按照醫生的說法是各人體質不同,處理方法不同。反正都要用姜水洗,而且頭盡量少洗,洗後也要馬上吹干。我一個月內只洗了兩次頭,每天擦身。幸虧是冬天,如果是夏天,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忍受。可能一天到晚待在空調房里算了。
飲食方面我沒什麼心得,因為都給家婆一手包辦了,只記得吃了很多豬腰和雞,最多的是姜,吃什麼都是姜味。痛苦啊!
我覺得這個月很容易產生產後抑郁,寶寶哭鬧,自己身體又不舒服。平時所有的娛樂愛好都被剝奪了,反正什麼都不能做,只能躺著,過幾個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喂奶又起碼要一個小時。一天到晚都睡不好,最多連續不會睡多過四個小時。但想想熬一個月吧,熬出頭就好了。多尋求家人,特別是老公的關愛,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