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產
首先要知道──何時該到醫院待產?
只要有以下其中一個現象出現,就必須入院待產:
1. 規則陣痛(可能會伴隨尾骶骨酸痛):子宮收縮會產生陣痛,當出現規則陣痛時,就表示快要生了,此時還可能會伴隨尾骶骨處會有酸痛感。準媽咪可自行記錄,初產婦若每10分鐘子宮收縮3次或3~5分鐘收縮1次,經產婦若每3~7分鐘收縮1次,代表子宮頸已開始緩慢擴張了,就必須入院待產。然而陣痛有真陣痛(子宮規則收縮)、假陣痛(子宮不規則收縮,不是生產的預兆)的區別。
2. 落紅:快生產時,子宮頸會變軟、變薄,微血管也會破裂,子宮頸口的黏液會隨著掉下,伴隨著一些血絲,這就是落紅(或見紅),是即將生產的征兆。
3. 破水:羊水可能會突然大量流出,也可能流一下就停了,媽咪要知道羊水是無色、清澈、帶有腥味(跟滲尿的尿騷味不一樣)。破水後會提高感染的危險,也可能發生臍帶脫垂的現象,因此不論是否陣痛,都應該趕快到產房報到。
4. 便意感:這表示胎頭已下降,壓迫到直腸附近的神經,尤其陣痛時便意感會更加強烈,可是又解不出來,還會不自主的想用力,這時千萬不要去上廁所,若是經產婦便很可能將小孩生在馬桶里喔!應趕緊跟產房報到,說明狀況。
在待產室時應該做什麼?
以下介紹待產媽咪在待產室的經過流程:
1. 有生產征兆的產婦,攜帶事先準備好的生產包,直接來產房報到,由護理人員介紹整體環境。
2. 需要待產的話,就會辦理住院手續,這時候需要準備媽媽的醫保卡、夫妻雙方的身分證、孩子出生時所需要的用品。
3. 以前的常規作法是入院待產後就要灌腸、剃毛、在腹部綁上胎兒監視器,但現在已經不會常規實施灌腸、剃毛了,胎兒監視器則會視情況需要才使用!
4. 準爸爸可以在準媽咪旁邊陪伴待產,給予準媽咪各方種協助與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生產球的運用已逐漸普遍,護士會在旁給予指導,可以讓產婦調整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大部分的產婦喜歡坐在產球上自然搖動或趴在床緣,要注意不要跌倒;護理人員也會教導家屬幫產婦按摩酸痛的部位,以舒緩疼痛。
5. 在子宮頸全開、胎頭下降到已經要生產之前,準媽咪都待在待產室。待產室空間較大,光線也比較明亮,可以讓準媽咪放松心情、安心待產。可以下床活動,以加速子宮頸擴張;但如果已經破水就不能下床。
6. 子宮頸開啟3公分之前可以吃東西。當子宮頸開啟3公分以上,已經進入活動期,就會讓準媽咪禁食,以避免突發狀況發生。
7. 準媽咪在用力的過程中,因為要做內診檢查來評估產程的進展,這時候必須換上醫院的衣服,也不能穿內衣褲。此時準爸爸可給予太太適當的鼓勵、提醒做拉梅茲呼吸,幫助太太產程進展;但準爸爸要記住不要過於緊張,更不要責備太太不會用力,以免造成負面效果。
8. 內診確定子宮頸全開,便會立即將產婦推入產房(產房通常在待產室旁邊的管制空間而已,移房過程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