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本身牙齒就不是很好,那在孕期以及今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可以進行一些干預,將遺傳的概率降低?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牙齒好不好,既有遺傳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因素。遺傳的因素比較復雜,遺傳性疾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病,總之就是非常復雜就對了。
目前單純從牙齒來說,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有遺傳性牙本質發育不全,釉質發育不全等等,而這些疾病現在還很難說是單基因病還是多基因病,甚至有些是系統性疾病的口腔表現。所以真的很難回答怎麼做可以降低遺傳概率。因為如果是遺傳性的因素的話,牙齒的改變只會按照遺傳的規律發生。這個可能聽起來比較悲觀。
父母怎麼知道自己的牙齒不好是因為遺傳的因素呢。牙齒不好也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因素,包括口腔衛生做得不好導致的蟲牙,牙周病,或者是在父母親還是小孩的時候,長牙時因為缺乏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導致的牙齒的發育或者礦化不良,或者是因為父母的一些不良口腔習慣導致的牙列不齊等等。這些是不具備遺傳性的,當然如果是因為懶而疏於口腔衛生維護,那麼就不能保證這個懶屬性會不遺傳。
所以我們還是強調要注意小朋友口腔衛生的維護,少吃甜食,飯後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涂氟,注意糾正口腔不良習慣,包括衛生習慣。那麼這樣我們可以盡量的減少環境因素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然,如果可以確定這種牙齒不好,是具有家族遺傳性的,比如孩子的爸爸、媽媽、或者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有類似的情形,那麼我們雖然不能改變這種遺傳的規律,但是我們可以在早期盡量的注意保護小朋友的牙齒。比如剛提到的牙本質,牙釉質發育不全,那麼這種牙齒長出來之後很快會被磨損,一些家長雖然也知道家里有其他人患有這種牙病,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直到小朋友牙痛才來就診,我們會看到小朋友的滿嘴都是爛牙,而且已經磨損到了難以用常規方法修復的地步,那麼這個時候是很難再進行治療的。
這種情況下,就要注意早期干預。如果父母知道自己是牙本質發育不全,牙釉質發育不全,那麼在小朋友開始長牙的時候就應該盡快到專科醫院進行咨詢,看怎麼來盡早的保護,或者修復牙齒,甚至在準備懷孕的時候就應該進行遺傳咨詢,評估自己將來生出的小孩到底有多大概率會罹患同樣的疾病,以及早期的預防措施。
口腔問題Q&A
Q1:寶寶何時該去看牙醫?
A:寶寶在1歲前就應該去看牙了,這時寶寶牙齒的數目雖然不多,但看牙的主因不在於治療,而是教家長預防的工作。良好的飲食與衛生習慣,才能防止蛀牙產生。寶寶第一次看牙時,醫生會讓家長抱著幼兒做快速的檢查,告訴家長孩子的口腔狀況,以及指導家長正確的清潔方式、喂食方法、零食的選擇,這時醫生所做的,是在提供家長“服務”,而非在“治療”小朋友,越早帶小朋友去看牙,越能減少幼兒對看牙的恐懼感。
Q2:什麼情況需照X光?
A:通常在第一次就診或定期檢查時,檢查完牙齒後,醫生會視情況需要幫助小朋友照X光。許多狀況光看是無法確定有無蛀牙的,像是牙齒間隔太近或是縫隙過密,都難以從肉眼判斷究竟有無蛀牙,還是需要通過X光檢驗來確認。
Q3:牙齒不好與遺傳有關?
A:牙齒齒質的優劣,與母親懷孕期的健康及營養攝取夠不夠有關,若媽媽在懷孕期間感冒或是營養不足,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齒質。但如果小孩本身的身體狀況不佳,也會左右齒質的好壞。此外,容不容易蛀牙與口水息息相關,口水有中和酸的能力以及殺菌、抑制的作用,若照顧者本身口腔細菌很多,或是口內有很多尚未治療好的蛀牙,就容易通過喂食、親小孩等動作,將細菌傳染給小孩。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未長牙時,即使細菌進入其口腔,也無法生存,但長牙後就需特別留意,別讓自己的一口爛牙傳給小寶貝。
Q4:乳牙需要治療嗎?
A:每個乳牙會引導永久牙長到正確的位置,如果乳牙因蛀牙的原因造成缺損,後面牙齒會逐漸往缺損處靠攏,使將來恒牙所能生長的位置不夠,不僅如此,乳牙下面會有恒牙,乳牙若有發炎或化膿狀況,都會影響發育中的永久牙,造成牙齒表面不平整或是產生脫鈣現象,如不趕緊治療,嚴重的發炎將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必須住院,使用抗生素或點滴來幫助消炎、消腫。專家提醒家長,上顎牙與腦部接近,而下顎牙若淋巴腫起會影響呼吸道,危及生命安全,千萬不可對乳牙蛀牙問題掉以輕心。
Q5:幼兒也要洗牙嗎?
A:家長常有這樣的疑慮,幼兒到底需不需要洗牙呢?其實,小孩子的牙齒不太容易有牙結石,因此不大需要洗牙,只要在1歲開始,每3個月或半年,定期帶小孩子就醫做口腔檢查,就能做好預防與保健的工作。
(責任編輯: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