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是病嗎?還是只是危言聳聽的傳聞?月子病具體有哪些?
月子病就是個傳說
之前栗子媽夏天坐月子的時候實在是頭發油的難受,就洗了個頭,然後就被婆婆和媽媽拉住教育了半天:坐月子不能洗頭,當心得病,老了會頭痛的。其實栗子媽當時心想:這兩件事情有必然聯系嗎?老了我們不是或多或少身體都會出毛病嗎?
在我們長輩心中和很多傳統觀念中,“月子病”就是一種病,甚至多年之後你出現的風濕和關節疼痛,都可以歸結到你年輕時沒按他們的要求坐好月子。
真的有月子病這回事嗎?據專業人士回答,還真沒有這個說法。估計栗子媽這麼說,有些媽媽就著急了:中醫里不是有“產後風”的說法嗎?
之所以中醫里會提到“產後風”,主要是因為以前衛生環境極差,產婦很容易被細菌感染,但現在我們的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至於“月子里得的病只能在月子里治,過了月子期就不能再治”,甚至還有媽媽說:可以再生一個坐回來!對於這些謠言麻麻們可千萬不要信!
坐月子的“後遺症”都有哪些?
生完孩子之後,由於個人體質不同,麻麻們身體上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狀況,但大多數情況下這跟“月子病“這件事半毛錢關系也沒有。
這估計是”月子病“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症狀了,很多麻麻都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歸結到坐月子時見了風。
其實栗子媽已經在之前的文章中寫到過這件事了,腰痛這件事情最早在孕中期就已經出現了,孕晚期會變得更明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不斷壓迫骨盆,如果產後媽媽們沒有通過積極運動來促進骨盆恢復,就容易落下腰痛的毛病。
腰痛其實在孕中晚期就已經埋下隱患了,只是媽媽們當時忽視了這個跡象,所以腰痛不是“月子病”,麻麻們不能把責任全推給“坐月子”哦。
還有媽媽在產後會不同程度地出現眼睛酸澀、或是些微疼痛的現象,嚴重的可能“一吹風就想流眼淚”,也以為是自己出現了“月子病”。
我們有時候因為坐月子太無聊,就手機不離身、整天不是上網就是看電視,長時間一直躺著盯著屏幕看,不良的用眼姿勢和用眼過度才是造成上面說的那些“症狀”的元兇。
分娩後我們的眼睛并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變化,就算正常情況下,我們這樣過度使用眼睛也是會出現上述情況的。
很多寶寶睡眠時間本身就不固定,很多媽媽月子里晚上總是要頻繁起夜給寶寶喂奶,也會導致我們給眼睛休息的時間不夠多。
雖說現在隨時隨地看手機已經變成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但還是要注意讓眼睛休息,不要躺著看或是在黑夜里看,每次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看完了應該眺望一下遠方,看看綠色植物什麼的。
生完娃之後,全身上下的關節就像重組了一樣,手指、肩膀、膝蓋全都各種疼痛,身上也沒力氣,由於這種關節痛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是不是風濕類的疾病,所以我們也會以為是“坐月子不當”引起的。
產後的關節疼痛的原因一是孕中晚期其實就要開始通過食物或是營養品補充鈣質,然而有些麻麻忽視了這點,導致營養跟不上;二是媽媽們在孕期或者分娩時關節和脊柱負重過大,產後又沒有及時進行恢復運動造成的。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坐月子時有些麻麻臥床休息太久也會容易出現關節疼痛。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一要合理補充鈣質,二要保證適當的運動,類似凱格爾運動、橋式運動的鍛煉方法要在身體恢復後慢慢嘗試,長期臥床是典型的矯枉過正了。
至於我們老的時候出現的關節疼痛,那都是更年期的表現,跟月子沒啥關系。男的老了之後也會關節疼痛,他們也沒坐過月子啊。
把“坐月子”一棍子打死?
沒有月子病,可不意味著把“坐月子”這件事一棍子打死,科學坐月子不僅能幫助我們盡快調養身體、恢復到產前的良好狀態,也能及早發現并有效解決身體上的問題。
在坐月子期間,除了要保證充足睡眠和飲食均衡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冬季,室內氣溫不要過高,維持在25度左右為宜,窗戶最好每3小時打開一點點通風一次。
2.不要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抱著寶寶,這樣容易加重頸肩部的負擔,可以看看栗子媽之前的文章,get抱寶寶的不同姿勢。
3.同時在產後體力恢復後,可以開始洗頭洗澡了,一般順產(包含側切的情況)是產後3-5天,剖腹產一般是產後7-10天,最好采取淋浴的方式,因為產後惡露會排出,需要重點把會陰部位清潔干凈。
長時間不洗頭會被嫌棄的
4.關於在冬天洗完頭能不能使用電吹風的問題,栗子媽想說其實你吹干頭發,本身就能預防感冒著涼。
5.應該使用正常的軟毛牙刷配合牙膏進行牙齒清潔,如果不刷牙,牙齒上的牙菌斑就會開始腐蝕牙釉質,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牙周炎和踽齒。
6.產後大部分媽媽都會有“出虛汗”的情況,其實媽媽們孕期就怕熱,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到產後1-2個月,所以媽媽要注意及時散熱,不要刻意去捂著就可以了。
最後我們也要關注產後心理健康,不要因為來自家庭、帶娃、自身的種種因素而把自己套進死循環的負能量包圍圈里,調整好自己,迎接人生的新階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