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肺栓塞
預防肺栓塞的發生主要依靠兩點:
1.是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發生及復發;2.是在靜脈血栓發生後預防血栓脫落至肺部。
預防靜脈血栓發生/復發,主要是在血栓高危因素時(如:骨科大手術)進行預防性的抗凝治療,髖/膝關節置換術術前常規會運用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抗凝藥物,使血液凝固能力減弱,抑制血栓形成。
血栓風險低的常規手術或有抗凝禁忌的手術術前、或者一般長期臥床的疾病倒是不會使用抗凝藥的,這種情況下主要通過術後/臥床期間指導進行踝泵運動或運用抗血栓氣壓泵進行氣壓治療來減少血流瘀滯,避免發生血栓。
平時的話,主要是當次發生肺栓塞以後進行3個月的口服抗凝治療,推薦使用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如無條件,則使用華法林抗凝。
2.靜脈血栓發生後預防血栓脫落至肺部
有一種醫療器械叫做“下腔靜脈濾器”,目的是在下肢靜脈血栓發生後,預防其脫落進入心臟和肺動脈。具體操作是將下腔靜脈濾器放置於人體下腔靜脈(腎靜脈段下方),濾器存在期間如果有巨大的血栓自下肢靜脈中脫落,會被濾器攔截在腔靜脈內,避免其落入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