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圣地位,周邊的人甘愿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泄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盡快恢復。
為什麼要坐月子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恰當的食補與食療,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恢復得不好,會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
產前孕婦擔負著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母體的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變化。子宮肌細胞肥大、增殖、變長,心臟負擔增大,肺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妊娠期腎臟也略有增大,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蠕動減弱。其它如腸骨內分泌、皮膚、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相應改變。產後胎兒娩出,母體器官又會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子宮、會陰、陰道的創口會愈合,子宮縮小,膈肌下降,心臟復原,被拉松弛的皮膚、關節、韌帶會恢復正常。這些形態、位置和功能能否復原,則取決於產婦在坐月子時的調養保健。若養護得當,則恢復較快,且無後患;若稍有不慎,調養失宜,則恢復較慢。
坐月子時產婦的身體會產生哪些變化
第1周
1、陣痛從第3天開始得到緩解。
2、惡露量在分娩當天和第2天較多,然後逐漸減少,1周後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
3、分娩後第1天開始分泌乳汁。
4、分娩1周過後,子宮縮小。
第2周
1、惡露的顏色由褐色變成黃色,量也逐漸減少。
2、母乳分泌更加順暢。
3、子宮繼續縮小,恢復到分娩前的狀態。
第3周
1、黃色的惡露幾乎消失。
2、分娩時的傷口基本痊愈。
第4周
1、惡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2、恥骨恢復正常,陰道恢復正常,會陰部消腫。
3、腹部變得較為緊繃。
4、妊娠紋的顏色變淺。
第5周
1、腹部下垂不明顯,身材恢復原狀。
2、身體大多已調整至原來的狀態。
第6周
1、子宮完全恢復。
2、擺脫產後抑郁癥。
(責任編輯:實習劉素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