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體素不足有沒有什麼簡易的判斷方法?
有一位朋友今年32歲,新婚想要個孩子,自己在家測量體溫,高溫期太短,月經周期正常但經期延長,懷疑自己黃體素不足,問我有沒有什麼簡易的判斷方法?
其實,黃體素也稱為孕酮、黃體酮
是胚胎著床不可或缺的元素
也是胎盤建立前能夠維持懷孕穩定的荷爾蒙
更是人工生殖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
黃體功能不足被認為是身體自己制造的黃體缺乏
無法維持子宮內膜的生理功能
來讓正常胚胎著床發育
認為跟生育困難(不孕)以及反復性流產相關
其實醫學上正式定義的黃體功能不足
是黃體期少於9-11天
(正常是12-14天或11-17天)
或是一連串的黃體期抽血追蹤都發現過低
(只抽一次是不夠的喔)
比較簡易的判斷方法
是仔細觀察紀錄自己的月經周期
假使測到排卵(排卵試紙的二條線)
到下一次月經的第一天
少於10天
就高度懷疑為黃體功能不足
或者是在排卵後6-8天
抽血驗黃體素應該高於3ng/mL
黃體素會在同一個周期波動
也會在不同的月經周期波動
千萬不要一次抽血數值就自己嚇自己!
還有另一個方法是直接做內膜切片
在顯微鏡下由病理科醫生觀察。
但對於病人來說實在是有點怕怕的
我們就擯棄這一個方式吧~
現代醫學的進步對於黃體素的補充
開發出各式各樣的劑型
分為口服/針劑/生殖道吸收等等
讓臨床醫生使用起來游刃有余
有些大型的統合分析論文
發現預防性的針對找不出原因的反復流產
給予黃體素可以降低流產機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