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我們一直在努力

準媽媽注意 孕期十種情況應就醫

  美國婦產科專家提醒:孕期十種情況應就醫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近日載文,刊出美國舊金山產科醫生特雷茜·多尼甘和紐約婦產科專家艾麗莎·德威克博士總結的“孕期應就醫的10種情況”。 

孕期注意 準媽媽注意事項 孕期注意事項

  1。出血。孕期出血通常與激素變化和子宮頸血管增加有關,孕期性交也可能引發出血。出血還可能是流產或前置胎盤,這種情況占2%~3%,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孕期任何階段發生出血,都應立即看醫生。

  2。疼痛。腰部疼痛可能是腎臟感染的癥狀。如果出現嚴重、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或骨盆壓力、腹部痙攣(特別是妊娠晚期),可能是早產跡象。孕期疼痛還可能是胎盤早剝的征兆。

  3。浮腫。孕婦手、腳和臉浮腫可能是先兆子癇的癥狀,該病發病率為5%~8%,往往在懷孕20周後診斷出來,發病可能很突然。

  4。小便變化。孕期小便渾濁或發出奇怪氣味,可能是脫水所致。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很長,可能是尿路感染,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早產。

  5。陰道分泌物異常。懷孕初期陰道分泌物(白帶)增多屬於正常現象。若伴有疼痛、異味或出血,可能出現感染,最好及時就醫。

  6。異常胎動。如果妊娠28周後胎動正常模式發生變化,最好看看婦產科醫生。胎動頻率降低可能是胎兒困了或孕婦出現脫水,還可能是臍帶受損。

  7。瘙癢。如果腳底板或手掌心奇癢難忍,可能是罕見的嚴重并發癥——膽汁淤積。膽汁淤積的另一個癥狀是大便顏色淺。膽汁淤積可增加早產、胎糞吸入或胎兒死亡風險,應盡早就醫。

孕期注意 準媽媽注意事項 孕期注意事項

  8。視物模糊。孕期出現視物模糊、周圍視力(余光)喪失或看到黑點,可能是先兆子癇的信號,應及早到醫院檢查。

  9。頭痛。睡眠不足、咖啡因減少、飲食和壓力變化可能導致孕婦頭痛。但如果出現持續性頭痛,應盡早排除先兆子癇的可能。

  10。腿部痙攣。行走和伸展有助於緩解腿部痙攣。飲食補鉀、補鈣也有幫助。如果孕婦小腿疼痛或紅腫,則可能出現血栓,應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

  孕媽媽如何安全度過孕期

  孕前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和身體的準備,準爸爸要戒煙酒,改掉不良嗜好,更疼愛妻子,準媽媽也要改掉煙酒、熬夜等不良嗜好,保持良好心態,做好孕育準備,適當鍛煉身體,保持正常體重,合理飲食,孕前六個月開始補充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

  孕早期(孕12周前)

  孕媽媽要做好自我防護,合理睡眠和飲食很重要,注意休息,減少外出,尤其減少去商場、超市、火車站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做好呼吸道感染的防護,避免劇烈運動,減少與貓狗等小動物的親密接觸,避免被感染弓形蟲病、狂犬病等;

  孕中期(孕12-28周)

  孕媽媽要繼續保持合理睡眠和飲食,開始補充鈣和鐵,可以適當外出,曬曬太陽,適當活動也可進行了,如瑜伽、游泳等。一般孕16周開始可以感覺到胎動了,每天都可以通過自己數胎動和胎兒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三餐後一小時是胎兒活動較活躍的時期,一般情況下胎動每次多於3次,每日多於12次。孕中期數胎動是孕媽媽們的必須課了,胎動好則胎兒安,胎動減少或過於頻繁需要到醫院檢查了。必要的超聲可以了解胎兒大小、排除畸形;正常情況下胎兒對外界環境的聲音、光線、溫度等都會有反應,由其當媽媽的

  孕晚期(孕28-42周)

  正常的孕媽媽們可以繼續孕中期的保健,避免過度飲食,保持合理體重,避免胎兒過大,減少分娩時母嬰損傷和孕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孕37周後要增加活動量,為順利分娩做準備。孕期有合并癥的孕媽媽們一定要和產科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孕晚期的管理,因為能和疾病博弈的更多的是醫生,醫患配合才是孕晚期安全的最根本。

(責任編輯:江慧)

文章取自網路:孕媽咪點點讚-育兒教養平台 » 準媽媽注意 孕期十種情況應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