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孕媽媽受到早孕反應以及腸胃功能減弱的影響,容易出現食欲不振、偏食、孕吐的情況。胃口不好,又對大部分的食物都提不起興趣,但為了胎兒的發育和健康,孕媽媽又不得不積極點吃些東西。那麼,吃什麼才能讓孕媽媽的食欲變好呢?孕媽媽可以通過調整日常飲食習慣來改善孕期的飲食。比如:
1、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不想吃的時候就就少吃一點,可以適當增加用餐的次數,三餐間增加少許點心,這樣做能避免孕媽餓過頭,又能避免腹脹、反胃的情況。
2、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或者色彩鮮艷,易誘發人的食欲的食物
比如烤面包、餅干、大米或小米稀飯等,能幫助減輕孕吐。番茄、黃瓜、辣椒、鮮香菇、新鮮平菇、蘋果、橘子等能提高食欲。
3、改變烹調方式,防止營養流失
如不切後洗菜、泡菜,不用熱水淘米,蔬菜用急火快炒。
4、投其所好,選擇孕媽喜歡的食物
懷孕初期,大部分孕媽的食欲不太好,可根據準媽媽的情況和嗜好,選擇不同的食材和烹調方法加工食物,比如喜辣的孕媽,烹調食物時可以加一些辣椒等,比起準媽媽吃下食物的數量,更重要的是準媽媽吃下食物的質量。
平時可以選擇一些口感酸甜、清爽的食物,比如干果堅果、酸奶、新鮮水果等,也可以適當吃一些涼拌菜或者烹飪時加點醋來調味,口感清爽、不油膩的食物更能提升食欲。
兩道自制美食 提升孕媽食欲
孕媽媽食欲不佳的話,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自制一些美食,對改善食欲、補充營養都有幫助。
百合彩椒炒豇豆
豇豆含鈣、鐵、鎂、鋅等礦物質,尤其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這道菜的色彩非常鮮艷哦!
準備食材:豇豆150克、鮮百合30克、彩椒40克、油1茶匙、鹽1/4茶匙
做法:
步驟1:將食材洗干凈後,百合切片,用沸水略微焯燙一下;
步驟2:豇豆切成小段;
步驟3:將彩椒去蒂和籽,切成絲;
步驟4:熱油鍋,放入豇豆段、百合片和彩椒絲一起翻炒;
步驟5:等食材全部斷生後,調入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烹飪小貼士:這道菜用的是鮮百合,如果是用干百合,需要先提前泡發。
百合橙汁藕片
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中。
準備食材:藕1節、百合10克、枸杞子適量、冰糖適量、白糖適量、蜜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
步驟1:將藕去皮切薄片,用A料(橙汁粉、白糖適量、冷開水)調好橙汁,放進藕片浸泡幾小時入味;
步驟2:枸杞浸泡10分鐘左右;
步驟3:取一小碗加入B料(冰糖適量、蜂蜜適量、冷開水)做好冰糖水;
步驟4:百合剝片洗凈,入開水中焯制幾十秒;
步驟5:撈出後放入冰糖水中浸泡幾小時入味;
步驟6:冷藏口味更佳喲,浸入味後把所有食材擺在盤中即可。
烹飪小貼士:
1、藕片要盡量切薄點,浸泡藕片的時間至少要1小時以上,最好是半天以上。
2、藕可以生吃,口感比較脆,當然也可以過道開水再吃。
懷孕初期應注意什麼
當發現自己懷孕後,相信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在盼望著新生命的到來。但也正因為需要孕育一個新的生命,在懷孕的過程中也是充滿了小心。特別是在懷孕初期的時候,胎兒還處於一個不穩定的時期,這個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1.按時的產檢
在懷孕後,一定要按時的去產檢。很多新手媽媽覺得,才懷孕,自己基本還沒有感覺。因此對於胎兒的關心也比較小。其實這個時候是流產的高發時期,因此就需要時刻的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也需要及時的排查孩子的健康情況。
2.慎用藥物
在懷孕後,對於藥物一定要慎用。除非病情特別嚴重需要吃藥的時候,其他時候盡量都不要服用藥物。在懷孕期間服用藥物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3.遠離輻射
因為在懷孕期間很多時候都是被要求在室類安胎休息。孕婦難免會感受到無聊,手機和電腦就成為了孕婦經常的陪伴。但是此類電子產品帶來的輻射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為了胎兒的健康著想,最好是少使用電子產品。還可以選擇穿著防輻射的衣物從事活動。
懷孕初期哪些不能吃
孕婦作為一個特殊人群,在懷孕初期的時候需要注意給自己補充更多的營養,因此在吃的方面應該做到飲食均衡。若在懷孕期間,孕婦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就會導致腹中胎兒的健康。那麼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哪些是不能吃的呢?
1.酒
我們都知道孕婦懷孕後一定是不能夠飲酒的,因為酒精會導致腹中的胎兒可能出現畸形或者智力低下的情況。不僅不能夠飲酒,對於含有酒精的食物也盡量避免飲食。
2.咖啡
孕婦在懷孕前可能有每天喝咖啡的習慣,但在懷孕後,這個習慣一定要戒掉。咖啡因對於孕婦的內分泌是會產生影響的,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改變孕婦雌激素的變化,從而影響到胎兒的健康。而且我們都知道咖啡因有提神的作用,因此可以會造成孕婦神經興奮,導致出現高血壓等情況。
3.糖
孕婦在懷孕初期的時候注意不要大量的食用糖,糖在孕婦體類代謝的時候會消耗掉大量的鈣物質。孕婦如果缺乏鈣就會導致胎兒的骨骼和牙齒等的發育。
除了上面提及的幾種食物以外,螃蟹,蘆薈,薏米,山楂等食物孕婦媽媽也是不能食用的,這些食物中,孕婦食用後可能會有流產的危險。(參考網站:太平洋親子)
(責任編輯:王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