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民間有句俗語:“避孕:外國人愛吃藥,中國人愛裝避孕器”。在美國,避孕藥的使用率達80%,而在中國,大多數人卻覺得吃避孕藥很麻煩,并害怕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那么今天,袋鼠麻麻就給大家介紹這種被中國人廣泛采納的避孕措施:裝避孕器。
▼
裝避孕器,其實叫宮內節育器,是一種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由於初期使用的多是環狀,所以我們通常稱它為節育環或避孕環。
▼
而現在的宮內節育器形狀多種多樣,有T形、宮形、V形……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根據子宮腔形狀設計成的宮形。
▼
材質也是五花八門,有不銹鋼、塑料、硅橡膠……
不帶藥的稱惰性節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銅的稱為活性節育器。目前使用最廣泛是帶銅的宮內節育器,也是我們下面重點要講的。
▼
那么,這小小的節育器到底是如何避孕的呢?
在說避孕之前,我們還是先要說一下懷孕的過程:
女性的卵巢排出卵子,男性的精子自陰道進入女性體內,卵子和精子在輸卵管壺腹處結合成受精卵,然後受精卵被排到子宮里著床生長。
▼
而節育器就是要阻斷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
避孕環被放入女性的子宮腔後,上面的銅在宮腔液的溶蝕下,釋放出銅離子。
▼
銅離子能夠減弱精子的受精能力。
▼
或干擾已結合的受精卵著床。
▼
還有的節育器含有孕激素,可阻止排卵。
▼
孕激素還會改變宮頸粘液性質,不利於精子穿透。
▼
有人擔心,把節育器放在子宮里,時間長了,不會長到子宮里嗎?
答案是有可能,但很少見。為什麼呢?
因為節育器是放入在子宮中,并不是貼在子宮肌壁上的。子宮內膜每個月都要發生一次脫落、出血、排出和再生的周期性變化,這樣節育器就不會固定在子宮內膜上,更不會長在子宮肌層中。
▼
節育器長到肌肉里,在醫學上叫做“節育器嵌頓”,多發生在絕經後沒有把環取出來女性。因為絕經後,體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萎縮變小,但節育器不會變小,就有可能嵌進宮壁。
▼
所以,女性絕經後一年內一定要記得應該取出節育器哦~以防子宮萎縮而不好取出。
另外,不同的節育器根據所用材料和含銅量不同,“服役”時間也是不同的,有5年、10年、29年等等。超期服役有可能影響避孕效果,應該考慮更換。
▼
節育器因為具有以下好處,而在我國被廣泛采納:
▼
1.避孕效果好:避孕成功率達98%。
2.簡便長效:一次放置後可至少保障5~10年,這期間不再為避孕操心。
3.可逆性好:取環後生育能力很快恢復。
4.價格便宜:國家免費提供避孕環,只需付極少手術費。
▼
那避孕環到底是怎麼放到身體里面的呢?其實非常簡單,看一下下面的圖就知道啦!
▼
有人擔心裝避孕器會痛,其實裝避孕器是個非常小的手術,只要是醫術過關的醫護人員操作,整個過程通常最多需要5分鐘。
▼
裝避孕器時間呢?正常情況下,在月經干凈後3~7天就可以,順產的麻麻在產後42天即可,而剖腹產的麻麻則要等到術後半年。
▼
因意外懷孕到醫院做人工流產的女性,可以在人流同時放置吉妮致美環,流產同時立即得到避孕保護。
▼
是不是所有女性都適合裝避孕器呢?
當然不是,生殖道炎症、生殖器官腫瘤、月經過多過頻或不規則出血、子宮畸形、宮頸口過松、重度陳舊性宮頸裂傷、子宮脫垂、嚴重全身性疾病、妊娠或妊娠可疑者均不宜裝避孕器,另外有銅過敏史者,禁忌放置含銅的宮內節育器。
▼
裝避孕器後休息3天,一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2周內禁止性生活和盆浴,3個月內月經或大便時注意有無節育器脫落。
▼
定期復查:術後3個月、6個月、1年各復查一次,以後每年復查一次。
▼
放環後可能會有少量出血及小腹不適,一般3—7天可逐漸自愈,若持續出血、月經異常、或腹痛劇烈、發熱時,應及時就診。
看完本文,你是否對裝避孕器有一定的了解了呢?
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對於“裝避孕器”似乎并不太感冒,甚至更多的是排斥。其實,在漫慢的人類避孕史上,關於避孕還有很多稀奇的發明,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又有了很多突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