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禁忌
1、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臟病患者,只要沒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如輕微活動或平臥時心慌氣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時應做到:麻醉劑中不要加腎上腺素,以免出現心動過速,誘發心衰;麻醉完全、動作輕巧,盡量減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損傷;拔牙前後應給予抗感染預防處理,因為心臟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高血壓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體內凝血過程有障礙,故有出血傾向。拔牙後出血難止,會引起大出血而發生生命危險。而白血病患者,由於極易發生感染,拔牙後的創口也可成為一個感染灶,從而導致嚴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難以控制。因此,這些病員患牙病時,應作保守治療,禁忌拔牙。
3、月經期
婦女在月經期原則上應當避免拔牙,因為月經期間牙槽可能發生代償性出血。但在月經期拔掉已經松動的牙,對病人沒有多大影響。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齒,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則應等月經過後拔除。有資料顯示,女性在月經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為適宜,此時傷口愈合比較快,不易發生細菌感染。
4、急性傳染病
惡性貧血,嚴重的肺結核,營養不良,過度疲勞都可以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延遲傷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應暫緩拔牙。
5、有器質性及功能性神經疾患的患者
可能因手術而誘發疾病發作,如必須拔牙,應在神經內科醫生會診於治療後才能進行手術,術前還應給予鎮靜劑。
6、口腔黏膜潰瘍性病變
如急性齦炎,口炎等應暫緩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