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骨,相信許多寶媽媽都不知道是什麼,更不知道什麼是恥骨分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說關於恥骨的一些事。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媽媽不知道什麼是恥骨分離
那我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1、 有沒有在走路、或者在上下樓梯的時候,感覺腿根或周圍特別疼?甚至感覺邁不開腿或者一瘸一拐?
2、 有沒有在翻身、彎腰、下蹲的時候,疼痛突然而至,甚至連屁股都痛?
3、 有沒有感覺在排便或者是性生活的時候,疼痛加劇?
如果有這幾個情況的發生,
那么就可能是你的恥骨,出現了分離情況。
縫隙大於10MM,被稱為恥骨分離
一旦恥骨分離,
可能會出現恥骨聯合處的局部疼痛,
那么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你的恥骨經歷了什麼?
恥骨分離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
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隨著孕周數的變化,卵巢和胎盤會逐漸分泌出更多的松弛素。
而松弛素是作用於鏈接恥骨聯合的韌帶,讓韌帶變得松弛,從而使骨盆體積更加增大,以此來容納寶寶的成長和分娩。
也就是說,為了更順利的生出寶寶,恥骨聯合處自然會有變化,但這個變化不會引起媽媽們的不適,恥骨間隙也不會超過10MM。(正常恥骨間縫隙為4~6MM,孕期階段可增加2~3MM)
超過10MM的媽媽們可能要哭了,為什麼這個事情被我攤上了?
其實能引起恥骨分離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說:
媽媽年齡過小
女性骨盆在17~20歲剛發育成熟,25~30歲才是適合生育的年齡,年齡過小生育的話就有可能導致恥骨分離。
胎兒過大
胎兒過大也不利於生產,老人常說:“生一個8斤多的大胖娃娃”,導致現在仍然有許多人認為生的孩子越大,代表孩子在媽媽肚子里吸收的營養越好、越健康。其實恰恰相反,超過8斤的新生兒,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巨大兒,巨大兒對母嬰均有不利之處。
除了這兩個之外,女性身材過於肥胖、過瘦、生產間隔時間過短、次數過多、孕期過於勞累、負重等均有可能導致趾骨分離的發生。
發生恥骨分離能恢復嗎?
正常情況下,
恥骨分離通常會在產後的4~12周恢復,分離情況嚴重者則需要半年~兩年不等。
那么如何分辨是否嚴重?
需要看是否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恥骨分離有十幾種的變化。
例如有左右兩側的上下錯位
還有旋轉錯位
這種骨盆旋轉,稍微有這種改變的話,就會產生非常劇烈的疼痛。
單純的分離,我們經常說的恥骨分離導致的疼痛并沒有那么嚴重,像這種錯位、旋轉產生的疼痛才會產生劇烈的疼痛。
最嚴重的問題是—
因為一側疼痛而兩側的用力不均衡,導致整個骨盆都變得不穩定,核心肌也變得不穩定,患者就會產生後續其他部位的疼痛,這個是比較麻煩的。
所以,出現了產後恥骨分離,
一定要在產後及早治療。
在疼痛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對於輕微的疼痛,不需要特殊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小細節,就能夠減輕疼痛:
1、 睡覺時
多采取側臥,且在雙腿間放置一個枕頭;翻身時,平行、緩慢的移動腳和臀部;
2、 起床時
先側臥,雙腳先行動,同時雙手支持上身,上下床時,雙腳需并攏,晨起要坐著穿衣;
3、站與坐
首先不能久站久坐,站立時雙腿對稱,需穿舒適的平底鞋;坐時可以放一個腰枕,雙腳平放地面,不可跨坐。
4、 避免
提重物、彎腰、上下樓梯、勞累等;
除此之外,還有
游泳
身體允許的情況下,
可以通過游泳來放松身體,水的浮力有助於緩解疼痛,能減輕韌帶的壓力。
冰敷
冰敷則是把冰袋放在恥骨的位置,敷三五分鐘後起來扭扭腰放松一下,
反復幾次,晚上沖澡時溫水沖洗恥骨位置,避免冰敷受涼,此方法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骨盆強化訓練
坐姿,雙腿彎曲,雙腳平行放於地板
雙膝間放置一個彈力球
雙腳不動,雙膝擠壓彈力球,保持10秒,放松
反復動作5~10次
凱格爾運動
圖解——10分鐘學會凱格爾運動
“恥骨分離還能順產生二胎不?”
有機會,但是需要在助產師的指導下,用合適的體位來進行順產,且順產時不應雙腿過度外張、用力過猛等,這樣會增加骨盆的壓力,產後影響恢復;而恥骨分離嚴重者,醫生則會直接建議進行剖宮產。
能預防恥骨分離嗎?
1、積極運動,增加肌肉韌帶的彈性和張力
例如:前期每天可以在家人陪同下行走半小時、曬曬太陽等
2、注意飲食
控制體重增長過快,防止巨大兒情況的發生;另外晚期要多補鈣
3、注意休息
不要過度勞累、提重物、彎腰、爬樓梯、負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