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寒。
月經後期,小腹冷痛,量少紫暗,或有血塊,舌苔白,脈沉緊。
1、桂皮山楂煎。
制備與用法:肉桂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水煎,分2次服。
性味與療效:肉桂辛甘大熱,入肝腎二經,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要入血分,故為溫經要藥;山楂化瘀通經,亦善走血分;紅糖甘溫,和中散寒。三味合用,能收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備注:此方最適于寒邪凝滯,月經衍期者。亦治痛經。
2、山楂紅糖飲。
制備與用法:山楂50克水煎去渣,沖紅糖30克溫服。
性味與療效:此方即前方去肉桂,溫經散寒之力,可以經常服用,安全有效。
備注:適于血寒偏有瘀滯者。
3、紅花酒。
制備與用法:紅花100克,置酒瓶中,以6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以酒紅為度。每服10毫升,每日2次。不能吃酒者可兌糖水20毫升。
性味與療效:紅花辛溫,入心肝二經,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白酒甘苦性溫,能通血脈,助藥勢,治心腹冷痛。此酒對寒凝血淤,月經後期有效。
備注:對寒性痛經亦有效。
二、血虛。
月經後期,量少色淡,頭暈心悸,舌淡少苔,脈虛而弱。
4、當歸補血膏。
制備與用法:黃芪100克,當歸20克,加水500毫升,煮取濃汁300毫升。加蜂蜜100毫升收膏。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性味與療效:此方重用黃芪以資生血之源,有“血脫者,益其氣”的含義。有黃芪的補氣功能,當歸的補血和營養作用,才能相得益彰;蜂蜜補中健脾且有矯味作用,病人易于接受。
備注:陰虛火旺者忌用。
三、氣滯血瘀。
月經後期,量少色黯,小腹脹墜,乳漲脅痛,舌質紫暗,脈弦或澀。
5、桃紅水酒。
制備與用法:桃仁10克,紅花3克,丹皮6克。水煎兌黃酒、紅糖適量,溫服,每日2次。
性味與療效:紅花活血通經,桃仁破淤行血;丹皮辛苦微寒,其氣清芬,能活血消淤;酒能通血脈,助藥勢。此方活血化淤,溫經止痛,對氣血淤滯之月經後期有效。
備注:氣虛、血熱、血虛者不用。
6、丹參膏。
制備與用法:丹參60克,烘干研粉,每服6克,黃酒送下。每日2次。丹參15克,加水150毫升,煮取10毫升,去渣加白糖溫服。每日2次。丹參100克,加水500毫升,煮取400毫升,加白蜜10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性味與療效:丹參味苦微寒,入心肝二經血分。能活血祛淤,用于血熱淤滯,月經不調。借黃酒之辛溫,以增其行淤之功效。若配以蜜、糖,健脾補虛兼矯丹參苦味,亦便于患者服用。
備注:此三方亦用于閉經、痛經患者。
7、月季花湯。
制備與用法:月季花3~5朵,洗凈,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冰糖適量,黃酒10毫升,候溫服。每日1次。性味與療效:月季花味辛微涼,清香芬芳,有行氣活血作用。用于氣滯血瘀,月經後期及閉經、痛經諸癥。
備注:血熱、血虛者勿用。滋陽養血湯用料:桃仁10克,烏賊骨(墨魚)200克。
制法:洗凈切片,加適量水同煮湯,以油、鹽調味,食墨魚飲湯。此法有化血祛淤,滋陰養血之功效。
總結:有很多女性朋友被月經折騰的夠嗆,所以我們應當好好調理我們的身體,今天文中給大家介紹的一些調理月經推遲的食療方,親們不妨試試哦,,讓自己每個月都能輕輕松松、無憂無慮的。
(若有身體不適,建議立即就醫,與醫師當面討論病情)